鼻塞,是你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卻也最惱人的症狀之一。不論是短期的感冒、過敏,還是惱人的長期慢性鼻塞,都可能嚴重影響呼吸、睡眠與日間精神。許多人習慣將其歸咎於「鼻子塞住了」,卻未曾深究真正的鼻塞原因可能對應著完全不同的疾病。因此,釐清自己的鼻塞原因,是找對治療方式的關鍵第一步。本文將為您一一解析最常見的鼻塞成因與專業處理方式,助您找回順暢呼吸的健康生活。

1. 類型一:感冒或流感引起的「急性鼻塞」該如何緩解?
感冒鼻塞是最常見的一種短期鼻塞,典型症狀會合併清澈或白色的流鼻水、喉嚨痛,甚至輕微發燒。
原因
主要是由鼻病毒、冠狀病毒等病毒感染,導致鼻腔黏膜發炎、血管擴張與水腫,進而使鼻道變得狹窄而暫時阻塞。這種急性鼻塞,也就是俗稱的「感冒鼻塞」,其病程通常在 7 至 14 天內會逐漸緩解。
解方
- 多休息、多喝水,讓身體自行恢復。
- 必要時可短期使用含血管收縮成分(如 Oxymetazoline)的指示鼻噴劑,以迅速緩解嚴重鼻塞。
- 熱蒸氣吸入或使用溫的生理食鹽水鼻腔沖洗,有助舒緩。
⚠️ 用藥警示:含血管收縮成分的鼻噴劑絕不可連續使用超過 5 天,否則極易引發反彈性鼻炎(藥物性鼻炎),導致越噴越塞的惡性循環。
2. 類型二:過敏性鼻炎引發的「慢性鼻塞」如何改善?
過敏鼻塞常發生在特定季節或早上起床時,常合併打噴嚏、流清澈鼻涕與鼻癢眼睛癢。
原因
因過敏原(如台灣最常見的塵蟎、花粉、黴菌等)反覆刺激鼻黏膜,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,引發持續的慢性發炎與水腫。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「過敏鼻塞」,屬於慢性鼻塞的主要類型之一,若不妥善控制,症狀可能長達數週甚至數月。
解方
- 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、類固醇鼻噴劑控制發炎。
- 避免接觸過敏原,做好環境清潔與除濕。
- 若合併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「過敏三兄弟」,應與醫師討論並同時管理共病,以達最佳控制效果。
長期控制比短期緩解更重要,建議由醫師規劃完整治療策略。
一張表搞懂:你是哪一種鼻塞?快速分辨症狀差異

鼻塞類型 | 鼻涕樣貌 | 主要伴隨症狀 | 好發情境 |
感冒鼻塞 | 初期清澈,後期可能轉濃稠 | 喉嚨痛、咳嗽、發燒 | 季節交替、接觸病患後 |
過敏鼻塞 | 清澈、水狀 | 打噴嚏、眼睛/鼻子癢 | 晨起、接觸過敏原時 |
鼻竇炎鼻塞 | 黃綠色、濃稠、有異味 | 頭痛、臉部脹痛、鼻涕倒流 | 感冒未癒後、反覆發生 |
結構性問題 | 通常較少 | 長期單/雙側鼻塞、打鼾 | 躺下時加劇、長年存在 |
藥物性鼻炎 | 不明顯 | 停用噴劑後嚴重反彈性鼻塞 | 長期使用血管收縮鼻噴劑 |
3. 類型三:「鼻竇炎鼻塞」為何常伴隨頭痛與黃鼻涕?
鼻竇炎鼻塞不只讓你呼吸不順,還可能引起臉部悶脹、頭痛、停不下來的咳嗽與濃稠黃綠色鼻涕。
原因
細菌或病毒趁虛而入感染鼻竇,導致鼻竇內的黏膜腫脹發炎與產生膿性分泌物,進而阻塞鼻道與鼻竇的出口。若急性期未妥善治療,症狀持續超過十二週(三個月),就已發展為慢性鼻竇炎,這也是一個相當棘手的慢性鼻塞原因。
解方

病程 / 類型 | 建議療法與診斷方式 |
急性鼻竇炎(4 週內) | 通常需使用足夠療程的抗生素來殺死細菌,並搭配類固醇鼻噴劑與鼻腔沖洗以緩解症狀。 |
慢性鼻竇炎 | 若反覆發作,需考慮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。 |
診斷確認 | 建議拍攝 X 光、鼻竇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確認診斷。 |
若有鼻塞合併濃涕、咳嗽、臉部痛等症狀,請及早就醫。
4. 類型四:鼻甲肥厚、鼻中膈彎曲造成的「結構性鼻塞」
這些屬於結構性問題,是慢性鼻塞的常見原因,通常無其他過敏症狀,但鼻塞感常年存在、尤其在睡覺或躺下時更明顯。
原因
- 鼻甲肥厚:主要指下鼻甲因長期的過敏或發炎刺激而產生腫大,如同一堵牆佔據了鼻腔的主要空間。
- 鼻中膈彎曲:鼻中膈偏斜導致固定一側氣流受阻。
解方
- 若保守藥物治療無效,可考慮微創下鼻甲手術或進行鼻中膈矯正手術。
- 手術目的是改善氣流通道,減少鼻阻。
這類問題常被忽略,建議由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檢查鼻腔結構。
5. 類型五:藥物性鼻炎——鼻噴劑越用越塞的惡性循環
有些人習慣鼻塞就用「血管收縮鼻噴劑」,一噴立刻暢通,久了卻發現越用越塞。
原因
長期使用含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(如舒鼻通、鼻爽),導致鼻黏膜對藥物產生依賴性與反彈性充血。
解方
- 停用相關藥物,改用口服血管收縮劑或抗組織胺緩解。
- 嚴重者需由醫師指導漸進停藥或考慮手術處理。
- 建立正確的用藥習慣,才不會讓鼻子越來越「塞」!
實用技巧:如何正確「洗鼻子」來緩解鼻塞?
鼻腔沖洗(洗鼻)是個有效清除鼻腔内部分泌物、過敏原與髒污的物理治療方式,能有效輔助緩解過敏性鼻塞與鼻竇炎帶來的不適。正確步驟如下:
- 準備工具:準備市售的洗鼻器與洗鼻鹽,依照說明書指示,用煮沸過的溫開水調和成接近體溫的生理食鹽水。切勿直接使用未經處理的自來水,因其中可能含有微生物,恐造成嚴重感染。
- 姿勢正確:在水槽前,身體前傾,頭部傾向一側(例如左側),讓一側鼻孔朝下。
- 開始沖洗:將洗鼻器噴嘴對準較高的右側鼻孔,張開嘴巴用嘴呼吸,輕輕擠壓瓶身讓水流從右鼻孔進入,清洗過程中,嘴巴微張且用嘴巴呼吸,讓軟顎頂住後咽壁,避免嗆到氣管。。
- 換邊重複:沖洗半瓶後,換邊重複相同動作。
- 事後清潔:務必要輕輕擤出,太大力擤會導致水往耳咽管跑,會造成耳朵脹痛。
結語:找出鼻塞的真正原因,對症下藥才有效!
鼻塞雖常見,但可能反映出不同的疾病。從感冒鼻塞、過敏鼻塞、鼻竇炎鼻塞,到下鼻甲肥厚,鼻中膈彎曲或藥物性鼻炎,每一種鼻塞原因都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。特別提醒,若是持續性的單側鼻塞,尤其合併反覆鼻血、臉部麻木或頸部腫塊時,則務必儘速就醫,以排除鼻腔或鼻咽腫瘤的罕見但嚴重可能,如果您長期受鼻塞困擾,儘速找耳鼻喉科醫師確認原因,別再盲目使用成藥或一味忍耐,才能真正告別鼻塞人生!
專注治療呼吸道的專家
用專業的技術,溫柔守護你的生活感受
讓您擁有健康自在的呼吸
立即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