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鼻塞、聞不到咖啡香、甚至連睡覺都得用嘴巴呼吸?當這些困擾成為日常,許多人會懷疑「鼻子裡是不是長東西了?」。鼻息肉正是常見原因之一。它是由鼻腔或鼻竇黏膜因慢性發炎而形成的柔軟組織。多數為良性的,一旦息肉體積增大,可能導致鼻塞、流鼻水、嗅覺減退,甚至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。

然而,多數鼻塞其實是下鼻甲肥厚所致。因此,在急著尋找治療方法前,更重要的是由專業醫師透過內視鏡釐清病因,先精準診斷,再選擇最適合您的鼻息肉治療方案,才是告別鼻部困擾的第一步。

醫師正使用鼻內視鏡為患者檢查鼻腔,評估鼻息肉治療方案

1. 鼻息肉一定要開刀嗎?

並非所有鼻息肉都需要手術切除。對於輕度或早期的鼻息肉,許多病患可以從有效的鼻息肉藥物治療中獲得明顯改善,尤其是針對過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竇炎所引起的發炎。

鼻息肉藥物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控制黏膜發炎、縮小息肉體積、改善症狀。對於部分患者,藥物甚至能達到讓息肉顯著消退的效果。這是所有階段鼻息肉治療計畫的基石。

2. 常見鼻息肉藥物治療藥物與作用機制

醫師會根據息肉大小、發炎程度及患者狀況,規劃個人化的治療方案。以下將介紹幾種核心的藥物及其作用機制:

左右滑動看表格 左右滑動看表格
藥物類型 主要作用與說明
類固醇鼻噴劑(如 mometasone, fluticasone) 透過調控基因表現,抑制多種發炎介質的產生,從而減少局部黏膜發炎。通常需持續使用數週至數月,是長期控制與預防復發的第一線選擇。因全身吸收率極低(通常 <1%),安全性高。
口服類固醇(如 prednisone) 常用於急性嚴重發作,或在手術前快速縮小息肉體積以利手術進行。因效果迅速顯著,但需嚴格監控血糖、血壓、胃腸不適等潛在的全身性副作用,故僅限短期使用。
抗組織胺與抗生素 若合併過敏症狀或細菌感染,醫師也會視情況將其加入治療計畫中,以達到更全面的控制效果。

✅ 適用對象:

  • 息肉尚未完全阻塞鼻腔或鼻竇開口
  • 無嚴重嗅覺障礙
  • 無併發鼻竇積膿或骨骼變形

【醫學小知識】:類固醇噴劑如何成為鼻息肉藥物治療的首選?

  • 高安全性與精準作用:藥物直接作用於鼻腔黏膜,劑量極低(以微克計算),且全身吸收率通常低於 2%,能有效避免口服類固醇可能帶來的全身性副作用。
  • 有效抑制發炎:透過抑制發炎細胞的活性,能直接減緩息肉生長,並幫助縮小息肉體積,從根本改善症狀。
  • 預防復發的關鍵角色:不僅是初期的治療選擇,在鼻息肉手術後持續使用,更是抑制黏膜發炎、預防息肉復發、維持鼻腔健康的必要關鍵,務必遵照醫囑長期規律使用。
一名患者正在使用類固醇噴劑,這是非手術的鼻息肉藥物治療首選

3.何時建議進行鼻息肉切除手術?

經過至少3個月的正規藥物治療後,症狀仍未改善或持續嚴重(如下列情況),醫師便會建議考慮進行鼻息肉切除手術。

  • 嚴重鼻塞影響睡眠或呼吸
  • 嗅覺喪失或嚴重減退(因息肉組織阻塞了嗅覺區黏膜)
  • 藥物無法控制的鼻竇積膿或頭痛
  • 息肉體積過大,完全阻塞鼻竇開口(可能引發頑固性鼻竇炎)

手術可徹底移除息肉並恢復鼻竇引流功能,提高生活品質。對於中重度的患者而言,鼻息肉手術是改善症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。

4.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(FESS):微創鼻息肉治療新趨勢

聽到手術,許多人會感到緊張,但現今的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(FESS)已是相當成熟的微創技術,FESS(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) 更是目前治療中重度鼻息肉的主流方式,透過鼻內內視鏡進行息肉與病變組織清除。

FESS 優勢:

  • 微創、無外部傷口:手術全程由鼻孔進入,臉上不留任何疤痕。
  • 恢復期短:因組織創傷小、出血少,能更快返回正常工作與生活。
  • 低出血風險:內視鏡可精準控制出血點,安全性高。
  • 合併清創與重建:可徹底清除病變組織,並重建鼻竇的通氣與引流功能。

⏱ 恢復期:

術後鼻腔內會有止血棉,約 1–2 天後由醫師取出。術後約 1~2 週可恢復正常文書工作,但應避免提重物、劇烈運動或擤鼻子。黏膜完全穩定通常需要 1 至 3 個月,期間需規律洗鼻與回診追蹤。
醫師團隊進行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,透過螢幕執行精密的鼻息肉切除

鼻息肉手術後的關鍵照護:如何有效降低復發風險?

成功的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只是治療的一半,術後照護同等重要,是預防復發的關鍵。請務必遵守以下三點:

  • 規律鼻腔沖洗:術後初期需每日使用煮沸過或無菌的溫生理食鹽水,透過洗鼻器沖洗鼻腔至少 2–4 次。此舉能有效清除血塊、分泌物與結痂,保持鼻竇通道的潔淨與通暢,是加速黏膜恢復的關鍵。
  • 持續藥物治療:醫師會開立類固醇噴劑或其他藥物,目的是抑制術後黏膜的發炎反應,從根本上降低息肉再次生成的機率。請務必規律用藥,切勿自行停藥。
  • 定期回診追蹤:術後需定期回診,讓醫師在內視鏡下檢查恢復狀況,並清除可能新生的微小息肉或沾黏,將復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。

5.不同鼻息肉治療方式的優缺點

左右滑動看表格 左右滑動看表格
治療方式 優點 缺點 適用對象
類固醇鼻噴劑 安全、副作用少、可長期使用 效果慢、需長期使用才能維持效果、對巨大息肉效果有限 輕度息肉、初期患者、手術後預防復發
口服類固醇 效果快、消腫顯著 需注意全身性副作用,不宜長期使用 急性發作、準備手術前控制發炎
功能性內視鏡手術 可同時處理合併的鼻部問題,治療規劃更全面;恢復快、根本性改善通氣 需手術費用、術後照護 中重度息肉、藥物治療無效或反覆復發者

✅ 小提醒:鼻息肉手術不是「一勞永逸」,術後若不持續使用鼻噴劑與追蹤,仍有不低的復發機率。

結語:早期發現與個別化鼻息肉治療,才是改善的關鍵

發現鼻息肉不必驚慌,透過藥物或手術的正確選擇,大多可以有效控制症狀與改善生活品質。若您有長期鼻塞、嗅覺異常或懷疑鼻息肉問題,建議及早就醫檢查,切勿因擔憂而延誤就醫,或聽信未經證實的偏方,讓專業醫師為您進行詳細評估,制定最適合您的個人化鼻息肉治療方案,才能重拾順暢呼吸與靈敏嗅覺。

專注治療呼吸道的專家
用專業的技術,溫柔守護你的生活感受

讓您擁有健康自在的呼吸

立即諮詢